2025-09-11
2025年8月14日晚,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上,由光谷东智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创大型人机共舞节目《秦俑魂》震撼亮相,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对此做了专门报 道。
9台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光子”身披3D打印秦俑战甲,与真人舞者默契联动,以磅礴气势与精妙舞姿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科技艺术对话。此次参赛,标志着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运动控制与群体协同技术领域有所突破。
此次运动会为全球首届,聚焦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打造开放、合作、和谐共享的世界级人形机器人科技体育赛事,包含表演赛、竞技赛和场景赛3个项目,于8月14日至8月17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
人机共创焕发文化瑰宝新彩
此次人机共舞节目《秦俑魂》,是中国古典舞男子独舞的经典作品,融合舞蹈语汇与武术元素,以铿锵有力的肢体动作展现坚韧不屈、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大量富有顿挫感的动作与机器人具备天然契合度,因而被改编为此次参赛剧目。气势磅礴的绛州大鼓配乐,1名扮演“将军俑”的舞者、9台化身“兵俑”的全尺寸机器人同台,紧扣“将军击鼓,率兵奋战”主题,营造出震撼的战场氛围。
北舞教务处副处长高骞表示,此次参赛的《秦俑魂》,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舞蹈作品,不仅构建了新型舞台叙事关系,还让经典文化符号在科技维度下形成当代表达,成为一次活态传承的探索。
全尺寸机器人挑战艺术表达新高度
不过,机器人上手舞蹈绝非易事,需要其动作流畅度、运动稳定性和多机协同能力均达到顶尖水平。
为了达到预期流畅度,舞蹈演员需要穿上动作捕捉服进行舞蹈动作采集,并对经典动作进行分解、融合、重组。
将舞蹈老师编排的动作映射到机器人后,工作人员发现,机器人在完成部分激烈动作时会因重心不稳而摔倒。对此,光谷东智在硬件和算法层面进行大量优化,如加大电源和驱动电机功率,开放部分电机限位,优化上下肢动作协调等,并在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上进行深度定制和仿真强化,包括上下肢动作协同、高性能控制系统,以及对复杂舞蹈指令的解析、优化和执行。
同时,为了增加舞台张力和层次感,本次节目给机器人们设计了不同的角色和动作。其中,4台在后方打鼓,5台在前方跳舞并会跟随节奏变换队形。为了满足舞蹈时灵活编队和快速响应需求,工程师团队优化群控系统,实现多个机器人之间的动态协同。
技术落地打通舞台到场景“最后一公里”
光谷东智副总经理楼凯齐表示,此次赛事不仅证明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不断地突破极限,去完成一些过去未曾尝试的事情。另一方面,这也是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充分体现。未来,光谷东智将在人机协同、艺科融合上持续探索和发力。
光谷东智的目标是打通机器人本体到行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使产品能够真正落地到真实的应用场景中。此次节目亮相的“光子”机器人,拥有绝佳的运动控制和舞台表现能力,可以广泛用于文艺表演、语音导览,如博物馆讲解、机场问询导览、政务大厅服务等场景。
除此之外,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机器人通过在舞蹈领域积累的复杂运动控制技术,未来或在多个产业场景中释放巨大潜力:在制造业和高危行业,如矿井作业或高温环境中替代人工完成危险任务;在服务和医疗行业承担陪护、康复训练等角色,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凯齐表示,每一款机器人都是推动行业前进的重要力量。光谷东智愿意与全国乃至全球的伙伴一道,切磋交流,共同进步,加速推动机器人走进工厂、医院、家庭,让创新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和社会。
下一页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2022 东阳光集团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34764号-1